【威宁风采录】24小时待机 是子夜守灯人 更是深夜需求的即时管家

发布时间:2025-06-23 点击量:

到学校参与校园陪餐

给学生家长讲解食材配送流程

获得学校赠送的锦旗

“思想高地校准方向;变革星火燃亮征途。”在南宁供应链集团职工辩论赛中,客服中心客服经理闫晓雪以严谨思辨闯入公众视野。她在辩台上拆解论点的逻辑框架,恰如日常工作中破解客户需求的“思维镜像”。这份辩台上的锋芒,实则源于1095个日夜扎根客服一线的沉淀——她将35所学校的订餐习惯、应急需求、特殊节点深植于心,用专业底色书写服务华章。

微笑背后 是坚韧和智慧

晚上十点,南宁某中学厨房的电话刚响一声,听筒里已经传来了闫晓雪清亮的声音:“猪瘦肉、西兰花、大白菜、西红柿、排骨……您不要着急,我马上沟通库管安排紧急配送。”面对学校临时取消外出活动、急需采购100人用餐食材的需求,闫晓雪已记不清自己在深夜处理了多少次。确定好调度人员后,她按下通话键:“张师傅,麻烦您先安排转运到基地2号生鲜仓,提醒配送员六点十分前务必送达”。

裹着被子坐在电脑前,屏幕荧光映出她快速打开的系统窗口。一边与库管、分拣确认库存信息,一边对接车队车辆确定配送时间是闫晓雪深夜处理紧急加单的工作常态。在她的工作台历上,橙色荧光笔标注的特殊日期一目了然:中高考前夜、运动会筹备日……“这些时候特别容易有临时需求。比如中高考考场学校需注意开餐情况,有的学校除周一早餐必须备切粉;个别学校的水果要按个来货,需提前沟通采购备货;幼儿园节日活动前要提前备汤圆、粽子等等,我习惯了把每个学校的需求都记录下来,汇总在一起。”闫晓雪边总结边翻开那本磨毛了边的《学校供餐需求表》,这是她走访35所学校攒下的“服务密码”。

细致把控 保障食材配送

作为党员,闫晓雪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将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每一次服务细节。面对客户需求,她以专业的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精准分析、耐心引导,用实际行动为客户排忧解难,帮助客户做出最优选择,让客户感受到选择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安心与踏实。

市区某幼儿园的李老师对那张订单仍记忆犹新。食材预定系统显示该幼儿园鸡翅中订单量从日均40公斤骤增至200公斤,达该园周消耗量的5倍,异常的单量引起了闫晓雪的注意。当她致电询问“鸡翅中订单量从40公斤突增至200公斤是否调整菜单”时,李老师和后勤部门才惊觉因工作疏漏未复核订单。在系统即将锁定的临界点,闫晓雪迅速启动应急流程:与采购部确认订单发送情况、处理系统重置订单、重新规划下周配送计划,一套合规流畅的操作,让这场订单危机化险为夷。“闫经理多问的这一句,不仅避免了食材浪费,更是帮了我们大忙呀!”李老师的感激,道出了客户心中的分量。

中学苏主管的紧急需求,则见证了闫晓雪的“闪电响应”。晚上10:30,当100公斤生鲜食材的加急订单传来,她立即启动“紧急采购程序”:联系蔬菜分拣中心紧急调货、协调运输车队调整路线、全程跟踪食材装卸流程。从接单到落实,仅用了短短的60分钟。次日6:30,当新鲜食材准时送达时,晨光里的验收单上,签下的不仅是对威耀供应链公司效率的认可,更是对这位客服经理的信任。

频获嘉奖 铸就服务典范

在西乡塘、高新、兴宁三大片区的服务覆盖区域上,闫晓雪推行的“网格深耕+一校一策”服务模式成效显著。她将35所学校划分为责任网格,推行“双岗联勤”机制,每个网格由AB岗客服专员协同守护,既确保服务无缝衔接,又通过交叉协作激发团队活力。每月的《需求预判手册》,她都会提前标注各校教学节点、活动周期,让服务响应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见”。

面对客诉处理,她带领小组成员构建“半小时响应-24小时闭环”机制。在实战特训中,她设计的“场景模拟复盘会”,让团队成员在“订单突增50%”、“暴雨延误配送”等压力测试中角色互换,提升成员间的协作默契。通过她和团队的努力,团队实现了全年客诉处理满意率100%、重点学校回款率达90%。

收获的一面面锦旗的背后,藏着无数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日夜。她连夜整理的200页食材检测报告并制作可视化溯源流程图,让学校和家长都清晰的了解了食材溯源的全过程。正如一封感谢信中所写:“服务到位、责任心强,多次回访让我们很安心。”这些闪光印记,正是闫晓雪以“网格精度”诠释“服务厚度”的最佳注解。

子夜时分,闫晓雪办公桌的台灯依然亮着。新一页记事本上,“年度服务零投诉学校突破25所”的计划清晰可见。从“精准响应”到“前瞻预见”,这位“深夜里即时响应的管家”用每个24小时的坚守,将电话化作服务桥梁。在她眼中,每一次订单交付、每一声客户肯定,都将成为点亮事业长河的星火——而她,甘愿做那个在深夜守望星火、传递温暖的守灯人。


(通讯员 林枫/文 客服中心/图)